2018年10月15日,由浙江交通集團下屬省經投公司和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合資成立的浙江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中鐵)自主研發制造的首臺盾構機“杭海七號”在浙江中鐵杭州基地成功下線,正式拉開了華東地區地下工程高端裝備“浙江造”的帷幕。從基地開工建設到首臺盾構機下線,僅用了5個月,實現了高端裝備制造當年建設、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浙江“新速度”。
杭州中車總裝車間廠房
1988年,省經投公司在浙江省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經過多輪改革,省經投公司明確了自身作為浙江交通集團產業投資平臺的戰略定位。“十三五”期間,集團公司聯合中國中鐵等行業龍頭打造盾構裝備產租基地,讓省經投公司在高層次培育發展交通產業、落地重大綜合交通產業項目、做強做大國有資本上邁出堅實步伐。
歷經鍛造、磨礪、亮劍,省經投公司有效推進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完善交通產業鏈。“十三五”末公司資產總額、凈資產分別達到近21億元、19億元,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近70%、91%。
在此期間,公司成功與行業龍頭合作打造、運營地下工程高端裝備制造租賃,軌道交通車輛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等產業基地,實現“高端裝備浙江造”“杭州地鐵杭州造”,目前已具備18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研發、生產、售后能力,以及600輛/年的地鐵和市域城際A型、B型、AH型整車車輛造修和96列/年的地鐵牽引系統生產與試驗能力,為“杭海城際鐵路”“杭州機場軌道快線”等省內重點交通動脈提供盾構機和軌道交通列車裝備。公司還積極發揮產業投資平臺的股權紐帶作用,推動投資參股企業朗進科技于2019年6月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IPO,實現軌交產業投資運作三年即成功上市的新成就。2021年,公司全力推進產業項目投資運營和產業投資平臺創新改革,成功運作盾構租賃公司浙商工服“市場化”試點,大刀闊斧改革契約薪酬激勵機制,預計全年營收和利潤同比上年分別增長551%、162%,有力實現“十四五”開門紅,全力打造成為集團公司經營性產業培育發展的新引擎。
鍛造精品添動能 開創高端裝備制造業“新速度”
大投入推動大發展,是浙江省“十三五”期間拉高標桿補齊短板的主攻方向之一。2016年,浙江省政府與中國中鐵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集團公司加大綜合交通產業合作項目的調研深度和投資力度,以打造主要面向華東地區的盾構產業基地作為突破口開展項目攻堅。2018年,浙江中鐵在蕭山成立,這是浙江省通過創新引領、戰略合作引進的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下工程高端裝備研發制造企業。
2020年3月,浙產大斷面泥水平衡盾構機“初心號”整裝待發
一臺盾構機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組裝,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浙江中鐵聯動國內上下游100多家企業,突破了軸承偏轉等關鍵核心技術,獲批防背土裝置、液壓油缸防偏移等多項專利,以科技創新催生出發展動能;掘進施工中出現問題時,技術人員,還可以在2個小時內到達現場排除故障,保障地下工程掘進效率。測算數據顯示,華東地區地下工程使用“浙江造”盾構機,至少能夠節約3個月以上的設計、組裝時間,停機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一,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進度。
2021年5月,中鐵858號(直徑15米級)(應用于杭州市之江路提升工程)下線
此外,面對華東地區多淤泥質、粉質粘土,盾構機掘進作業時,容易出現刀盤結泥餅、堵倉滯排等技術難題,研發團隊通過數月實地調研、項目類比和反復論證,一一化解施工中的困難問題:2020年9月下線的13米級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秦龍二號”,用于杭州環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需穿越11條破碎帶、城市地表內河、地下管線和建筑密集區,針對作業區域處于特殊地質帶,項目團隊在設備研發生產時對刀盤、刀具、泡沫劑等進行改造優化,解決了滯排以及土層長距離上軟下硬等問題;2021年5月下線的浙江本土制造首臺15米級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之江號”,服務于當時在建的杭州最大直徑“之江路輸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浦路至復興路)”隧道項目,項目隧道緊鄰錢塘江、珊瑚沙水庫和浙江大學之江校區,項目團隊通過對15米級大直徑刀盤及泥水環流系統進行針對性設計,有效攻克了施工期間的地下水滲漏、泥漿處理難度大等技術難題。
2021年3月26日,“浙產”世界最大矩形斷面盾構機“南湖號”盾構機模型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和浙江制造業首臺(套)成果展上展出。這臺寬14.82米、高9.446米的盾構機,于2020年6月在嘉興市快速路下穿南湖大道工程中成功始發,解決了超大斷面矩形盾構施工一次性開挖成型、主機姿態控制以及土體沉降控制等技術難題,開創了矩形盾構首次應用于3車道矩形隧道施工的先河。落地三年來,浙江中鐵不斷刷新下線盾構產品的新紀錄,已有20余臺“浙產”盾構機下線投入使用,為浙江省和華東地區的交通、市政、民生工程護航壓艙。
砥礪奮進守初心 當好產業投資改革發展排頭兵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也是“重要窗口”建設的先行領域,面對各地城市軌道交通、城市管廊、城市地下道路、穿江越海大通道建設規模加速擴大的新機遇,浙江中鐵股東雙方提前研判行業市場趨勢,果斷決定以打通交通全產業鏈的戰略為引領,全面對標先進,深化產業合作,推動產業經營規模再上臺階。
2021年1月,杭州機場軌道快線項目盾構機,由浙江中鐵生產制造,浙商工服提供租賃維保一體化服務
2020新年伊始,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省經投公司化危為機,乘勢而上,聯合中鐵裝備成立以盾構機租賃為主要業務方向的浙江浙商裝備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工服),開創了浙江省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產租結合的嶄新模式:圍繞盾構機、頂管機、巖石掘進機等隧道掘進設備及其他隧道成套化設備提供租賃等后道服務,打造形成集設備租賃、設備改造、維修保養、施工承包為一體的高端裝備服務集成能力,為項目方提供全產業鏈一站式優質服務。自此,省經投公司盾構產業鏈延伸版圖徐徐拉開。
匠心鍛造,駛向未來的“換乘之王5號線”在這里出生
2020年9月1日,浙商工服首單簽約揭牌儀式隆重舉行,由該公司租賃的7臺大型盾構機陸續投入到杭州機場軌道快線、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要建設項目。其中,今年9月與中鐵十四局集團簽訂的深圳地鐵5號線盾構租賃合同,更是公司成立以來簽約的首個合作方系統外租賃項目。同時,公司積極發揮核心競爭力,深挖高端裝備服務潛力,錨準海綿城市、地下交通設施、智慧城市建設、跨海隧道等地下空間項目,不斷拓展重型工程機械等租賃產品和技術增值服務;在深耕科技創新管理的基礎上,努力構建“數字工服”云平臺,著力推動盾構機在線狀態監測系統技術項目,將施工痛難點轉化為創新點,深化解決方案的普適性,落地了6項實用新型專利,并借此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施工成本。
在體制機制創新改革的驅動下,浙商工服朝著“打造全國規模領先、服務領先的高端裝備綜合服務類企業”的目標加速邁進。背靠制造企業品牌質量保障和技術服務支持,公司供應的設備每月平均掘進里程可達360米,項目工期平均可縮短46%,施工成本平均減少55%,服務品牌日益打響。2021年三季度末,浙商工服累計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完成年度經營分解目標的154%和315%,前期投資收益產能全面釋放。
產業同心圓的不斷擴大,促成高端裝備產業集聚效應。省經投公司將以“十四五”目標為總綱,把握我國綜合交通建設跨步發展和盾構機國產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市場機遇,繼續開展與中鐵裝備的縱深合作,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拓展系統化的盾構維修保養、技術改造等服務支持業務和核心零部件的股權投資業務,并通過整合串聯上下游產業,充分發揮市場、技術、人才、運營、資金等各方面協同作用,逐步打造產、租、研、維保“四位一體”的現代化地下工程高端裝備基地,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互補、互動、互生的發展效應。省經投公司將以“實績導向、提質增效”作為產業投資平臺的改革方向,在股權投資、政企合作、產業聯盟、資本運作等方面擴大試點力度,通過項目孵化培育、投資并購和整合重組進一步促推資產證券化。同時,深化下屬企業分配制度改革,強化與經營業績相掛鉤的契約化差異化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其在科研創新模式、經營管理模式、市場營銷推廣模式、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延伸拓展和產業集群打造進程中發揮戰略先導作用。
2021年3月,杭州中車十周年暨2000輛城軌車輛下線儀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省經投公司將再接再厲,切實履行好集團公司產業投資平臺職責使命,圍繞建設“交通強省”“軌道上的長三角”等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全省綜合交通標志性產業鏈以及產業鏈核心環節,做好補鏈、固鏈、優鏈、強鏈。同時,針對目標產業領域精耕細作,強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獲取,深化產學研協同合作攻關,打通堵點,補齊短板,鍛造長板,不斷培育壯大綜合交通先進制造業集群,持續打造標志性產業項目,為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