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文物局聯合主辦,浙江省博物館主要策劃和承辦的“紅船從‘浙’里起航——革命文物進高校”大型巡展走進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此次展覽也是浙商職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挖革命文物紅色“富礦”,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開幕式現場,浙商職院全體校領導、中層干部進行了現場參觀學習。
“大家看,這些五子棋是當時關押在國民黨浙江陸軍監獄的共產黨員用每餐飯中挑出的石子、稗子、谷子和沙子制作而成,反映出共產黨人在惡劣艱苦的監獄里,仍然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大家圍觀在革命文物展臺周圍,浙江省博物館館員、本次巡展策展團隊專家黃潔作為浙商職院“碧湖講堂”講師,從文物的由來開始,為大家逐一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1915-1916年《新青年》第一卷合訂本、1920年9月第二版《共產黨宣言》、1927年葉天底烈士獄中致母親書、裘古懷烈士遺物——學校日記……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一個個紅色的烙印,靜靜地在展臺中向大家講述著屬于他們的那段令人難忘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飽含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時代內涵,背后都蘊藏著一個個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故事、改革發展故事、人民致富故事,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歷史,凝聚著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標記著永不褪色的革命信仰。通過現場的學習,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更為我們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素材。”浙商職院黨委書記何瑤偉表示。
本次展覽分為革命火種在“浙”里燃起(1921—1949)、新中國在“浙”里見證(1949—1978)、改革開放“浙”里先行(1978—2002)、新征程“浙”里譜寫新篇章(2002至今)四個部分。通過精選四個不同歷史階段所對應的40件浙江革命文物實物,輔以文字展板、歷史圖片、數字展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陳。現場還設有“紅船起航”版畫印制、“信仰”“前途光明”書簽制作等體驗活動。
據悉,此次展覽在浙商職院將進行到6月13日,巡展期間,除了學校黨員干部進行參觀學習外,浙商職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們還把他們的思政課“搬”到現場。“革命文物的展出,拓寬了思政課的知識內涵、活化了教學內容,為我們思政課從‘課內教’到‘課外延’搭建了一個生動的載體,也為我們思政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新平臺,將革命文物請出‘櫥窗’,走進課堂,實現與學生的‘零距離’見面,讓思政課更接地氣、深入人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夢鴿老師表示。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浙商職院通過此次巡展,結合革命文物展陳,從無聲的文物中深挖學習“富礦”,用“活”革命文物生動教材,使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更加可觸可感,引導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筑牢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迅速啟動、周密部署、扎實推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結合典型先進事跡宣講,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舉辦徐利民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展“‘八八戰略’在身邊 踔厲奮發新征程”商院師生同宣講、浙江商貿勞模工匠公益宣講團進校園、革命文物進高校等活動,切實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下一步,浙商職院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擔當實干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見實效。(浙商職院 王蘇婷)